近日,我院张恒副教授在《中国史研究》2025年第3期发表题为《宋代“物力推排”制度研究》的专题论文,全文约2.3万字。
文章指出,“物力推排”是宋代朝廷征派赋役的一种重要方式。“物力”主要包含以田土为主的实业物力和以杂产为主的浮财物力。“推排”则指官府对百姓物力多寡、贫富及增减状况展开调查与统计,并登载于相关籍帐文书,以此编排赋役。唐宋之际,国家征派赋役和管控人口的方式,由民户自实逐步发展为官府检括,在此背景下,受熙宁变法尤其是免役法的影响,“物力推排”制度最早于元丰元年(1078)前后在两浙路出现。南宋重建“物力推排”制度,是为了满足统治者掌握人口及田土数据的迫切需要,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推排不实、升排不公等弊病。从乡里及州县层面还原南宋“物力推排”的运作细节及历史图景,可知该制度在宋代地方社会豪民与胥吏的干预下艰难推行。
《中国史研究》,创刊于1979年,由中国社科院主管,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主办,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是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学术刊物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