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校园生活 > 正文
校园生活

历史学院、考古学院开展“秋实里的成长答案”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25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于身体力行中砥砺坚韧心性、提升综合素养、履行社会责任,历史学院、考古学院团支部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开展“秋实里的成长答案”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创新活动形式,丰富育人载体,于金秋时节交出了一份扎实而鲜活的成长答卷。

基础劳动教育实践——锤炼生活技能,涵养责任担当

各团支部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美化、公共服务等劳动,在挥洒汗水的亲身体验中培养基本生活技能,深化对公共服务精神的理解。

2022级吴金鼎班团支部组织成员深入田间地头,亲身参与从耕地、播种到浇水、除草的全流程农事劳作,真切体会“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深刻内涵,锤炼吃苦耐劳的顽强意志。

2025级文物全科人才1班团支部积极投身校园服务,组织多批次志愿劳动。同学们细致整理图书馆书架,耐心清扫秋日落叶,参与树木“涂白”养护工作,在协作中美化了校园环境,感悟了奉献精神。 

专业劳动教育实践——深植学科沃土,练就实干本领

各团支部紧密依托专业特色,将劳动教育融入实习实训与社会服务,在知行合一中锤炼专业劳动能力。

2024级档案学团支部深入校档案馆,分阶段开展“档案守护行动”。同学们不仅完成了档案库房的清洁整理,更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实践了档案编码、装订与数字化等基础业务,于身体力行中守护“兰台”,深化专业认同。 

2025级历史强基团支部以“秋收”为主线,组织口述史采集与兴隆山田野调查,通过总结分享会研讨古今农耕智慧,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中深化对农业发展的理解。

历史学院、考古学院2024级硕士团支部策划“秋实·知行录”云端分享,将成员在抗战纪念馆调研、考古发掘、社区文博宣讲、企业档案整理等一线实践的案例进行汇集,打造了一部“专业劳动实践云档案”。 

文化遗产研究院2025级硕士团支部开展“科学+文化”双线实践。同学们既在植物考古实验室通过显微镜解析种子结构,亦在博物馆通过文物解读农耕文明,实现了从自然科学的微观观察到人文历史的宏观感悟。

综合劳动教育实践——传承非遗技艺,融汇劳动之美

各团支部围绕传统手工、民间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劳动实践与美育、文化传承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动手创造中感悟匠心,提升综合素养。

2024级历史强基团支部策划“丹青绘时令,药香敬秋晖”双育行动,支部成员分组学习传统国画扇面绘制与中草药香囊制作,在实践中深度理解节气文化与中医药智慧,并将亲手制作的香囊赠予校内保洁、保安等工作人员,在致敬劳动榜样的过程中,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情感劳动的价值升华。 

2025级历史学类1班、3班团支部联合开展“秋收与劳动”主题团日活动,设置劳动知识互动问答与落叶留存创意手工两大环节,夯实农耕文化认知,在银杏林中挑选落叶,巧手制作叶脉书签与秋日拼画,将瞬间的秋色定格为永恒的成长纪念。 

2025级吴金鼎班团支部走进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开展中医药香囊非遗体验。活动涵盖文化讲解、药材辨识、香囊制作及传承人采访,成员们亲手配伍研磨艾叶、薄荷等药材,在一针一线中感受传统劳动技艺的魅力,深化了对“守正创新”文化理念的理解。

2025级文物全科人才1班团支部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同学们广泛参与中国结、纸灯、沙瓶画、刺绣等多项非遗手工艺实践,将书本上的传统知识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精美作品,在经纬交错与针线穿梭中,深刻体会劳动创造与文化传承的相辅相成。

其他劳动教育实践——弘扬劳动精神,启迪成长智慧

各团支部围绕“弘扬劳动精神、学习榜样力量”为导向,通过读书分享、榜样学习等多元形式,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激发奋进力量。

2022级历史学团支部、2024级历史1班团支部开展主题读书分享活动,通过阅读劳模传记、先进事迹报道,深入探讨劳动价值与工匠精神,以《态度:大国工匠和他们的时代》《大国工匠》等书籍为主线,组织团小组共读与思辨,并围绕“如果我是‘AI时代的工匠’”展开情景讨论,引导团员思考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学习与个人成长。 

2024级历史2班团支部组织团员线上参观济南工人文化宫“劳模风采展”,集体观看《劳模精神》《追光者》等主题视频,领略不同时代劳模的先进事迹,深刻体会劳模精神如何激励一代代人砥砺前行,并思考如何在新时代传承这份责任与担当。

2024级文物全科人才2班团支部创新开展“秋日校园美颜行动”,不仅细致清扫成德大道的落叶,更结合专业特色,将收集的落叶作为创作素材,绘制青铜器兽面纹、玉器云雷纹等传统纹饰,实现“劳动+专业+文创”的深度融合,在美化校园的实践中诠释劳动创造与文化传承的当代价值。

此次“秋实里的成长答案”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是历史学院、考古学院将劳动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的一次生动实践。各团支部围绕四大主题,既开展了接地气的基础劳动,也推进了有深度的专业实践;既传承了非遗技艺的文化之美,也弘扬了劳动模范的精神之光。同学们在出力流汗中磨砺意志,在知行合一中启迪智慧,真正将“劳动的种子”扎根心田。

未来,学院将继续以劳动教育为重要抓手,持续拓展实践路径,优化育人模式,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坚定信念,在脚踏实地中锤炼真本领,在艰苦奋斗中建功新时代,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