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庸
|
崔大庸 男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出生年月 :1961年6月 籍贯:山西汾西 学习及工作简历: 1980—1984年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 1984—1986年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教师 1986—1991年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助教(其间:1986—1989年在山东大学 历史系考古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1989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1991—1997年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 |
|
发表时间:2009年03月19日
|
|
关于我院开展2019-2020学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
各团支部: 为更好学习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广大青年要自觉奉献青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做贡献”的光荣号召,继续发挥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作用,实现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目标,用实践感知新中国70周年的沧桑巨变,以实际行动助力我校“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根据学校相关工作要求,现就我院2019-2020学年寒假社会实践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作安排 (一)实践 |
|
发表时间:2019年12月09日
|
|
2019级档案学团支部举行“学史明理悟思想,崇德力行强信念”主题团日活动
|
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带领同学们认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的发展变化, 5月9日,2019级档案学团支部在公教楼103举行“学史明理悟思想,崇德力行强信念”主题团日活动。 活动前期,团支书胡晓烨组织全体班委观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全体班委对讲话精神进行热烈讨论,最终敲定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伊始,胡晓烨向同学们介绍了“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系列学习活动的意义及活动流程 |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14日
|
|
考古党支部与青邱堌堆遗址临时党支部开展支部联学活动
|
一百载风雨洗礼,一百载峥嵘岁月,一百载日夜兼程,一百载辉煌成就。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党支部和青邱堌堆遗址临时党支部开展支部联学活动。 6月26日,历史文化学院方辉院长、栾丰实老师、李清泉老师、唐仲明老师、宋艳波老师、路国权老师,新闻传播学院倪万院长,艺术学院牛金岭老师和朱晓芳老师,社科院考古所王迪老师,菏泽市人大原副主任潘建荣老师,菏泽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孙明 |
|
发表时间:2021年06月29日
|
|
关于推荐优秀本科生、班集体参加2018年度山东省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评选的通知
|
各位同学: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评选高等学校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的通知》(鲁教学字〔2019〕1 号)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现将本科生2018年度省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评选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全日制本科生(不含2018级);2017-2018学年校级先进班集体、优良学风班。 二、评选条件 (一)优秀学生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
|
发表时间:2019年01月16日
|
|
初心如炬,实干为帆: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第一支部开展系列线上微党课
|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标中央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议精神,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第一支部开展“初心如炬,实干为帆”系列微党课活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本次微党课由赵杨培担任主持人,硕士生第一支部学生党员齐聚线上,共同学习交流。中国史世界史党小组带来微党课《四渡赤水:一次军史奇迹》,由李嘉怡担任 |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22日
|
|
我院文秘档案学系师生赴山东省档案馆参观学习
|
12月8日下午,我院文秘档案学系王云庆、毕牧、霍艳芳、陈建、闫静、许晓彤老师带领档案学专业2018、2019级本科生和2020级研究生共50余人前往山东省档案馆参观学习。 山东省档案馆副馆长沈树范对师生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利用开发处处长、我院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张东霞为师生们介绍了山东省档案馆概况。 在张处长的带领下,师生们参观了电子档案检索阅览区,熟悉了档案查阅流程,对省档案馆 |
|
发表时间:2020年12月10日
|
|
历史文化学院各专业培养方案(2020版)
|
历史文化学院2020版培养方案详见附件,各年级具体教学执行计划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9日
|
|
“全球史视野下的东亚海洋史”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
为进一步推动海洋史研究,响应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于2021年8月20日至8月21日联合举办“全球史视野下的东亚海洋史”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采用线上形式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青岛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员、山东省博物馆、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山东大学等单位的近五十 |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3日
|
|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昔年此山”寻访优秀校友团队顺利结项
|
7月26日-8月10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昔年此山”学生团队响应山东大学“百廿今回首,寻访筑梦人”专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在指导老师陈晓莹老师的帮助与指导下,开展了为期15天的校友寻访活动。经团队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本次寻访活动顺利结项。15天来,从联络校友、讨论采访提纲,再到正式采访与后续宣传,团队成员通力协作,充分利用假期时间以实践的方式提升自我、锻炼自我。 (团队社会实践启动会议剪影 |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2日
|
|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画乡拾遗”社会实践团队赴潍坊杨家埠开展调研
|
8月22日至23日,历史文化学院“画乡拾遗”调研团赴潍坊杨家埠,开展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下“非遗”助推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调研活动。 8月22日,队员前往潍坊市“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杨家埠进行实地探访,当地的风筝和木版年画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团队成员先后参观了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年画风筝一条街,观摩了年画和风筝的制作过程,欣赏了古城内的非遗文化表演,并收集了影像图片资料。 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 |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6日
|
|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油田传歌”调研团顺利开展线上采访调研活动
|
为深入理解、感悟东营油田精神,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油田传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围绕东营油田精神开启线上采访调研活动。 调研团队在对东营市历史与胜利油田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于8月21日开展线上启动会议,团队成员明确了线上调研的任务分配与注意事项,以保障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响应疫情防控号召,调研团队通过线上采访的形式,与诸多油田工人进行深度访谈。其中既有七十余岁的第一代油田老工人,又包含正值 |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5日
|
|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油田传歌”调研团顺利开展线上采访调研活动
|
为深入理解、感悟东营油田精神,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油田传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围绕东营油田精神开启线上采访调研活动。 调研团队在对东营市历史与胜利油田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于8月21日开展线上启动会议,团队成员明确了线上调研的任务分配与注意事项,以保障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响应疫情防控号召,调研团队通过线上采访的形式,与诸多油田工人进行深度访谈。其中既有七十余岁的第一代油田老工人,又包含正值 |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5日
|
|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昔年此山”团队对话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校友
|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昔年此山”团队成员薛晓萍、郑浩哲于2021年7月29日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校友周恋榕(2012级)进行了线上采访。 周恋榕学姐自2012年入学后,在校学习生活七年,对山大有很深的感情。她将山大人的家国情怀融入到追求人生价值的道路当中,展现着山大人的担当。2019年毕业后,她马上投入到脱贫攻坚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工作中。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怒江扶贫时,驻村不到 |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2日
|
|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昔年此山”团队对话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校友
|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昔年此山”团队成员薛晓萍、郑浩哲于2021年7月29日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校友周恋榕(2012级)进行了线上采访。 周恋榕学姐自2012年入学后,在校学习生活七年,对山大有很深的感情。她将山大人的家国情怀融入到追求人生价值的道路当中,展现着山大人的担当。2019年毕业后,她马上投入到脱贫攻坚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工作中。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怒江扶贫时,驻村不到 |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