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见山寻柳社会实践团队前往甸柳社区开展实地调研
|
以文化浸润社区,化理论诸于实践。7月30日至7月31日,“见山寻柳”社会实践团队前往甸柳第一社区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地社区调研与走访等工作。 7月30日,团队成员前往甸柳第一社区委员会,社区负责人就社区治理体系、居民构成、文化氛围等方面对团队成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随后,团队成员跟随社区负责人对社区进行了走访,调研学习了社区的“4321”社区工作模式、“益启爱”志愿管理体系、网络化工作机制等先进 |
|
发表时间:2023年08月15日
|
|
山东大学学生骨干红色教育实践(井冈山)研学班学员 陈海宾
|
|
|
发表时间:2023年08月13日
|
|
陈根远:发现汉代文字瓦当之美
|
|
|
发表时间:2023年08月23日
|
|
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博物馆召开领导班子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
8月28日,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博物馆召开领导班子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学校第一巡回指导组刘冰、孙铭同志到会指导,学院党委书记刘军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学院党委对开好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高度重视。会前,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扎实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深入开展谈心谈话,在全面梳理问题和深刻剖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起草了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班子成员 |
|
发表时间:2023年08月29日
|
|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邿遗拾忆”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序开展
|
近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邿遗拾忆”考古主题文娱项目开发团队持续开展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以线上为主,根据前期实地走访调研和发布问卷结果,团队成员充分讨论、通力协作,结合邿国历史的最新学术研究动态,转换思路,开拓创新,重新制定了考古主题剧本杀的故事架构、情节走向和剧本设计,进一步完善了原创立绘和相关平面设计,让文娱项目更具真实科学性的同时,增添趣味可玩性。 首先,根据前期成员分别赴山东、陕西 |
|
发表时间:2023年08月31日
|
|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邿遗拾忆”考古主题文娱项目开发实践队赴多地开展线下调研
|
为搜集公众对考古剧本杀的意见倾向和实际建议,经过团队成员细致的组内研讨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邿遗拾忆’考古主题文娱项目开发实践队”成员们正式于8月10日在山东省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省级博物馆开展线下实地考察采访和为期十天的线上问卷调查,同时,在调研过程中注重结合学术文献资料,帮助理清邿国的历史疑团。 实践团队成员通过结合此前的理论学习知识与各博物馆当地的实地情况,形成 |
|
发表时间:2023年08月28日
|
|
山东大学见山寻柳社会实践团队前往甸柳社区开展实地拍摄
|
实践感知社区,科技弘扬文化。8月25日,“见山寻柳”社会实践团队前往甸柳第一社区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社区实地拍摄工作。 8月25日上午,团队成员前往甸柳第一社区委员会,和社区负责人交流并商议准备工作。随后,团队成员来到社区周边小区,结合先前调研成果取景拍摄。忙碌紧张的小区拍摄完成,社区负责人带领团队来到社区陈叶翠纪念馆,团队在认真学习陈叶翠精神后用相机认真记录纪念馆的文化风貌,为甸柳社区的文化底蕴 |
|
发表时间:2023年08月27日
|
|
考古学家文德安的中国情缘
|
|
|
发表时间:2023年08月28日
|
|
“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历史文化学院赴延边州调研红色档案保护开发现状社会实践圆满完成
|
2023年7月24至8月3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赴延边州调研红色档案保护开发现状团团队成员前往延边州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并展示延边州在红色档案开发利用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通过线上访谈延边州档案馆利用处的工作人员,了解了延边州档案馆的档案“开放日”活动在发挥红色档案资源在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参观《百年延边》档案文献展,了解延边州档案馆对红色档案的开发挖掘情况。此外,为 |
|
发表时间:2023年09月01日
|
|
关于召开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全体教职工大会的通知
|
各位老师: 根据工作安排,经研究,定于2023年9月3日(周日)14:30召开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全体教职工大会,请教职工做好准备、按时参会。 本次会场安排如下: ※知新楼A1017: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世界史学系、考古学系、档案学系、文化产业管理学系、机关教职工; ※知新楼A1106:历史学系教职工; ※文化遗产研究院教职工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参加,会议地点为青岛校区博物馆楼628 |
|
发表时间:2023年09月02日
|
|
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
|
9月3日,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传达学校2023年秋季学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学院(文研院)春季学期工作,研究部署秋季学期重点工作。院长方辉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书记刘军主持会议并讲话。学校主题教育第一指导组副组长刘冰列席会议。 刘军传达了学校2023年秋季学期工作会议精神,重点介绍了2023年学校春季学期主要工作成绩和秋季学期重点工作。她指出,学院(文研院)发展已进入攻坚 |
|
发表时间:2023年09月05日
|
|
2020级历史强基班本科生杜世达获山东省民俗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
8月25至27日,由山东省民俗学会和青岛大学联合主办,青岛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办的“民俗中国: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青岛大学(浮山校区)举办。我院2020级历史学强基班本科生杜世达提交论文参会,获评山东省民俗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一等奖。论文指导教师为历史学系孔勇副教授。 杜世达同学报告的论文题目是《清嘉庆朝李毓昌案灵异果报故事生成 |
|
发表时间:2023年09月03日
|
|
历史文化学院赴山东省关于山东根据地日记史料搜集调研团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
近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赴山东省关于山东根据地日记史料搜集调研团队为期2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结束。社会实践活动以赴山东省图书馆搜集日记史料为主,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整理和分析史料。 团队通过线上联系山东省各市博物馆的方式获取其相关日记电子资源。此外,通过文献整理和实地搜集的方式,团队整理辑录了部分1937—1949年山东根据地相关日记记载,这也为抗战时期山东根据地相关研究提供丰富史料 |
|
发表时间:2023年09月03日
|
|
历史文化学院赴山东省关于山东根据地日记史料搜集调研团暑期社会实践有序开展
|
7月21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赴山东省关于山东根据地日记史料搜集调研团为期2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正式开始。本次社会实践主要依托山东省各地图书馆、档案馆所藏文献资源,辅以民间日记资料作为补充,对1937-1949年间山东根据地的相关日记史料进行整理辑录,并挖掘日记背后所体现的“红色记忆”以及其在新时代的文化功能。团队进行了线上任务分工,预计在山东省日照市、德州市等地开展分散实践,于8月25日 |
|
发表时间:2023年09月03日
|
|
张驰
|
张驰,男,1993年6月生,河南商丘人。本科就读于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2012-2016);硕士就读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16-2019);博士就读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2019-2023)。2023年7月入职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担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史、科技史、历史地理学等。 联系方式:zc15620693871@163.com 学术成果: [1] 张驰 |
|
发表时间:2023年09月0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