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历史文化学院简介

时间:2009-03-15 02:14:06  来源:院宣  作者:院宣  编辑:   浏览量:

历史学科始终是以“文史见长”而著称的山东大学一个旗帜性和标杆性学科。作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山东大学早在1901年创建之初即开设有“中外史学”课程。此后逐步汇集和吸纳省立山东大学(1926年,济南)、国立山东大学(1930年,青岛)、私立齐鲁大学(1917年,济南)的学术资源,学科体系逐步完善,并在上世纪50年代初独立成系。其时,任教于历史系者有以“八大教授”之名而享誉中国史学界的杨向奎、赵俪生、陈同燮、黄云眉、郑鹤声、童书业、张维华、王仲荦等先生,以及丁山、赵纪彬、吴大琨、许思园、刘敦愿、韩连琪、孙思白、华山、庞朴等一批知名学者。以此为基础,山大的历史学者发起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讨论,创办了有“中国高校学报之王”之称的《文史哲》杂志,为山东大学赢得了“文史见长”的盛誉。19967月,以原历史系为基础,组建了历史文化学院。

今天的山东大学历史学研究亮点纷呈,拥有一大批站在学术前沿的学者,产生了一批极具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明清对外关系史、史前及青铜时代考古、科技考古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古代史研究重镇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文化产业管理、文化遗产保护等新兴交叉学科也有长足进步。

历史文化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00余人,教授32人,副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近30名,其中有国家第二批“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一人(方辉)、中宣部等四个一批人才一人(方辉)、马工程首席专家两人(栾丰实、方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两人(马新、陈尚胜),“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一人(方辉)、山东大学首批终身教授一人(路遥),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特聘一级教授两人(张海鹏、Rolf Gerhard Tiedemann),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一人(方辉),国家级教学名师一人(王育济),国家级教学团队一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精神》教学团队),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五人(方辉、刘玉峰、赵兴胜、王青、张士闪),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一人(方辉),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计划1人(王芬),山东省齐鲁文化英才两人(方辉、张士闪),山东省齐鲁文化名家一人(马新),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两人(王育济、赵爱国),宝钢优秀教师奖一人(栾丰实)。

学院拥有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档案学和文化产业管理6个本科专业;中国古代史二级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设有国家级考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耶鲁大学共建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联合实验室,环境考古学创新引智基地,山东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东方文化研究基地2个省级研究中心和1个省“十二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心。其中,环境考古学创新引智基地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二期培育项目,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批为首批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拥有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档案学、文化产业管理5个学术型硕士招生专业和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型硕士招生专业。考古学系八次发掘成果被列为当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5年,成功举办了享有“史学奥林匹克”之称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学院院长为方辉教授,党委书记刘军教授。副院长刘家峰教授、杨光副教授、王芬教授、代国玺教授,党委副书记朱继磊、张伟,副处级组织员薛辰兵。学院下设五个学系,近二十个非实体科研机构等。

本届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陈尚胜教授(博导,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科学学部委员),副主任为马新教授(博导)。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为马新教授(博导)、王青教授(博导)、王育济教授(博导,校学术道德委员会委员)、方辉教授(博导,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科学学部委员)、刘玉峰教授(博导)、刘家峰教授、陈尚胜教授(博导)、赵兴胜教授(博导)、赵爱国教授、胡新生教授(博导)、栾丰实教授(博导)、徐畅教授(博导)、顾銮斋教授(博导)。

本届学位委员会主席为方辉教授(院长、博导),副主席刘家峰(教授、博导)、陈尚胜(教授、博导),委员为马新(教授、博导)、王云庆(教授)、王育济(教授、博导)、刘玉峰(教授、博导)、赵兴胜(教授、博导)、胡卫清(教授、博导)、胡新生(教授、博导)、顾銮斋(教授、博导)、徐畅(教授、博导)、栾丰实(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