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构建“学在山大,快乐成长”特色育人体系,把握人工智能时代发展脉搏,推动人文社科与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4月30日,山东大学“拥抱AI时代”主题系列活动之“学科交叉青年论坛”文科专场在中心校区文史楼举办。

论坛以“数智赋能的文明文化研究”为主题,邀请历史学院胡炜权老师、考古学院付龙腾老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颜峻老师进行现场分享与互动讨论。“小谷粒”(AI虚拟人物)主持活动。
胡炜权从历史学视角出发,探讨AI在历史文献分析与历史学研究中的潜力。他认为,对于AI应用的态度应当“以人为本”,在AI的帮助下挖掘更多隐藏在史料背后的珍贵信息,同时不能过度依赖AI的使用;付龙腾结合数字化考古实践,探讨了AI对于考古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他肯定了AI对于基础研究工作的作用,AI的加入让考古不再是单纯依赖人力的艰苦挖掘,同时让考古学科的研究向创新方向转变,对考古研究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颜峻则从AI与古典哲学的角度,探讨人工智能与人类价值观的碰撞与融合。他认为,现阶段AI在古籍识别处理、分析解读等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学生要通过扎实的基础学术训练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活用AI作为学习研究的辅助工具。

在互动环节,三位嘉宾与现场学生就人工智能的具体应用场景展开深入交流,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一解答,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运用AI工具提供了相应思路和具体指导,全体师生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为人文社科研究注入新动能。
作为山东大学“拥抱AI时代”主题系列活动之一,本次学术论坛聚焦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沿发展与学术实践,旨在通过典型案例解析与学术成果分享,为青年学子构建了系统性学习与能力提升的专业平台。活动重点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科研创新中的定位与应用路径,深入分析了AI技术对跨学科研究与实践的赋能潜力,进一步引导青年学子在技术革新中把握机遇、积极进取,积极拥抱科技与人文的融合,用智慧点亮文明的未来,以扎实的学术素养与实践能力,为人工智能赋能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注入青年智慧与力量。
本次活动由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指导,历史学院、考古学院、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共同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