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赵印在《历史研究》2025年第6期发表题为《义和团运动期间新疆的“照办互保”》的学术论文。
“东南互保”是义和团运动时期的重要政治事件,学界已多有研究。但前辈学者却很少注意到,当时的新疆地方官也仿照“东南互保”,与俄、英两国协商“互相保护、两不相扰”,本文即讨论此事的起因、发展经过及事后影响。
文章指出,义和团运动期间新疆面临严重财政危机,发生民众起事的可能性较高,因此饶应祺等新疆官员有意“照办”“东南互保”,通过对外妥协维持该省稳定。俄国和英国则分别出于维持战略重心,扭转“大博弈”劣势以及保护商业、侨民利益等原因,同意与新疆方面“互相保护、两不相扰”。但“照办互保”仅存在数天便遭俄国破坏,俄军先后两次在伊犁违约越卡,将侵略武装渗透至北疆,还企图挑动喀什局势、侵犯南疆。“照办互保”的失败刺激了俄、英的侵略野心,两国开始更激烈地争夺南疆帕米尔地区。俄国先以“信卒被殴”为借口在塔什库尔干驻军,英国后向当地派出军事人员刺探情报。两国还频繁插手新疆的政治、经济问题,更将侵略势力扩张至西藏,种种侵略行为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历史研究》为中国历史研究院院刊,创刊于1954年,是党中央决定创办的全国性史学刊物,是史学界的一面旗帜,刊登我国史学界最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被公认为历史学顶级刊物。
赵印,1997年生,山东泰安人,现为山东大学历史学院2022级中国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刘家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义和团运动史。
历史学院始终把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不断优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此次赵印在《历史研究》发表论文是学院高水平学术人才培养的又一标志性成果,彰显了学院培养模式的显著成效。